六项措施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
1月13日,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了六项新举措,旨在进一步深化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,同时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。这些措施涵盖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性安排、进一步优化扩容「债券通」(南向通)安排、提升两地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大湾区金融便利化。
其中,包括推出香港金管局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。金管局将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,向银行提供稳定且低成本的资金支持,以帮助其为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。该安排的总额度为1,000亿元人民币,利率参考在岸利率并加上利率差。与此同时,新安排将保留现行的债券回购抵押交易模式,并新增货币互换交易方式,允许银行通过掉期港元资金获得人民币资金。整体而言,该安排将进一步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,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民币贸易融资需求,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领先地位。根据金管局资料,此措施详稍将于2月底或之前推行。
总体而言,此次政策有助于降低市场参与者开展人民币业务的成本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并盘活境外投资者的在岸债券持仓,从而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,增强投资者的配置意愿。同时标志着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深化,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发展。尤其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1月12日所发布的6项重点任务中,提及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新措施突显香港在我国的金融发展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地位。
|
|
潜在的加征关税对人民币及A股边际影响料降低
回顾2018年美国对我国的一系列商品关税。2018年1月22日美国宣布,对我国的太阳能板、洗衣机等加征关税;2018年3月1日宣布,对我国的钢铝加征关税;2018年3月22日,美国针对我国的“301条款”,特朗普宣布对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。2018年7月第一批340亿美元关税措施落地,第二批及第三批措施分别于同年8月及9月实施。2019年美国进一步扩大关税征收范围,第四批清单包括更多日常用品。
关税实施对人民币及A股市场边际效应逐步降低。2018年7月,美国第一次向我国关税措施落实时,的确对人民币及A股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。然而,于2019年美国扩大关税征收范围,人民币汇率及A股市场只是短暂回落,实际影响不大。由于预期特朗普政府最终征收关税幅度约为10%,加上美国占中国的出口份额较2017年下降,由2017年19%,降至2023年的14.8%,预期即使特朗普政府实施新一轮关税,对人民币及A股市场边际效果逐步降低。
中美息差扩阔是目前人民币走势的主要原因。随着特朗普即将于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,市场对其政策令通涨重燃的担忧,美国十年期债息反复回升至4.68%的高水平。反之市场预期内地将于本月减息,中国十年期债息反复回落。随着中美息差扩阔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难免贬值。然而,我国对汇率稳定态度明确,预期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将在窄幅波动。
|
|
2025年香港新股市场热度料持续回升
2024年全球新股融资市场迎来较大变化,印度交易所一跃而成为全球最大新股融资市场,其次为纳斯达克交易所,纽约交易所排行第三,香港交易所则回升至全球排名第四。根据资料,2024年港股新股宗数录得69宗,较2023年少1宗,融资金额为876亿港元,较2023年增长89%,其中包括1只超大型新股和3只大型新股推动融资总额。整体而言,2024年是近10年新股宗数最少的一年,随着内地鼓励企业来港上市,加上香港交易所过往多项优化上市申请审批措施出台,投资者对香港新股市场兴趣回升,预计2025年新股融资市场可望持续回暖。
回顾2024年香港新股融资市场,分行业来看,TMT(科技、传媒和电信)行业以及消费行业仍是新股市场的主要构成,按新股数量来看,TMT行业所占比重在2024年增长10个百分点至39%,而消费行业降低4个百分点至26%,但从融资额来看,消费行业仍是融资最多的领域,2024年达到588亿港元。
今年香港新股融资市场有望重回全球前三。截至2024年12月16日,港交所活跃申请上市个案为90宗,其中排名前三的行业是医疗及医药行业、TMT行业以及消费行业,占比为27%、26%以及20%。整体来看, 2025年香港新股市场热度有望持续回暖,根据香港三大会计师楼综合预测,2025香港新股融资市场融资金额或达1,500亿元,新股数量或回升至80宗,融资金额可望重返全球前三。
|
|